“我向最尊敬的喇嘛致敬。”
这句话是作者在写这篇文章之前表达敬意。我会解释这儿所使用的一些词句的意思。 “喇嘛”一词并不是指平凡的地位和权力的意义,而是指某个人真正仁慈且具有非凡的素质。最重要的是,这个词是指某个人对今世的立即或肉体上的快乐,对生命的轮回关心得比较少,更关心的是本世。它是指某个人更关心其他有情众生在未来很多世的长期利益。
藏文 “tsun”这个字的意思是尊敬的或有纪律的,那是那位喇嘛,因为他了解到,在轮回存在中,不论有多么欢乐或吸引力,这些欢乐和吸引力都毫无意义的。他已经看到,在世俗现象中缺乏任何永久的永恆快乐。换言之,喇嘛是已经锻炼了他的思想的人,他不渴求本世的欢乐,而是渴望获得解脱。“喇嘛”这个词事实上是指最高,指某个人关心其他有情众生多过关心他自己,为了他们的利益而忽略本身的利益。
“我致敬”是指躬身致敬。你看到喇嘛的品格,关心其他有情众生和他们的快乐,牺牲他本身的快乐,你向他躬身致敬。你向喇嘛的这个品格致敬,向他躬身致敬,你发愿本身也要达到这样的品格。
承诺写这篇文章
“我将竭尽所能解释,
征服者(指佛祖)的所有教义的意义,
受到征服者的孩子们赞扬的道路,
是渴望获得解脱的幸运入门。”
第一行表达了作者保证要写这篇文章。第二行是指决心获得自由,因为佛祖所有教义,都是旨在实现解脱。正是从这个观点实现解脱的目标,我们应该能够看到轮回存在的吸引力之错误,从而产生要捨弃它们的愿望。如果我们要达到解脱,这事实上是必要的。因此,这行意味著捨弃轮回存在。
第三行 “征服者的孩子们”有三个含义。它们是指从佛祖的身体、言词或思想诞生出来的。罗睺罗是他的儿子。他的言词的后裔是指眷属和十地菩萨眷属。但在这个范畴内,征服者的孩子是指从佛祖的思想中诞生的,那些取得证悟思想的人。你只有是具有这种利他的证悟抱负的人,才能成为菩萨或是佛祖的孩子,菩萨被称为佛祖的思想的子女,因为他们是从佛祖的思想的品格诞生出来的。
诗歌的最后一行意指正确的观点,因为能否实现解脱有赖你是否理解空性。因此,这三行诗概述了决心获得解脱的意义,具有证悟的思想,以及对空性的看法。这些在这篇文章中解释。
规劝弟子们聆听
“那些不依赖轮回存在之欢乐的人
依赖令征服者高兴的道路,
致力于使这种闲暇和机会具有意义;
有福气的人,请用清晰的头脑聆听。”
在这儿的我们,大部份拥有足够的资源,因此他们不必非常努力的工作以取得食物、衣服等等。但很明显的,在这一世,如果只有衣服穿、只有东西吃是不够的。我们要另外一些东西。我们仍然渴望获得更多东西。这明显的说明了,除非快乐是通过改变想取得,不可能通过外在途径实现持久的快乐,不论外在的条件是多么有利。快乐或不快乐,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我们的思想状态。因此,重要的是,我们必须对内在思想进行一些转变。由于永久的快乐只能以这种方式取得,重要的是,必须依赖思想的力量,以及发掘思想的最终性质。
对于如何实现这些转变,不同的宗教派系有许多各不相同的教法。我们在这儿所讨论的佛祖的教法,包含明确、详细和有系统的解释。
我们或多或少有资格成为本诗中所指的 “有福气的人”,因为我们尝试减少我们的依附。我们尝试作为自由和有福气的人,对珍贵的这一生作有意义的使用,而我们依赖佛祖的教导。因此,这一行告诉我,留意作者将要传授的教导。
(二) 需要下定决心实现自由
“没有纯净的决心以实现自由,
由于固恋生存的海洋的欢乐效果,
没有可能实现和平。
思想受困的人完全受到渴望生存的约束,
因此从一开始就决心寻求自由。”
在这儿,我们开始了文章的真正主体,它所包含的实质的教导。这首诗解释了有必要产生实现自由的决心,或产生摆脱轮回生存的思想。看到轮回生存的缺点与弱点,产生要捨弃它的强烈愿望和实现解脱,被称为决心实现自由。只要你还没有看透轮回生存的欢愉是毫无价值的,而是继续看到它们有一些意义或吸引力,而且留恋它们,那你将无法使你的思想转向解脱,也无法理解你是如何被束缚。
因此,这首诗的第一句说,除非你有纯净的决心要使你本身从轮回生存的海洋中获得自由,你尝试获得和平将是徒劳的。由于渴望与依恋,我们迷恋轮回生存,这使我们从内部受到束缚。因此,如果我们真正要寻求解脱的和平,正确的做法是产生要获得自由的决心,承认轮回生存的错误并拒绝它们。佛祖本身的传记提供给我们,在我们本身修持时,可以清楚的了解决心取得自由的意义。
佛祖出生时是王子,来自富贵的家庭,他受过良好教育,有一妻一子,享受到世间的荣华富贵。然而,尽管他享有这一切诱人的欢乐,当他看到人们蒙受生、老、病、死的痛苦时,他因别人的痛苦而苦恼。他自己发现,不论外在的舒适多么诱人,只要你具有我们一样的肉体,而这个肉体是受玷污的行动和错觉的短暂产物,因此这类外在欢愉是虚幻的。了解到这一点,他尝试寻找摆脱痛苦获得解脱的道路。捨弃一切世间欢乐,包括捨弃妻子与儿子。通过沿著这条道路不断加强取得自由的决心,他不仅实现了解脱,也取得证悟。
因此,我们得到的教导是 ,我们必须发展取得自由的决心。只是舍弃轮回生存的舒适和抑制朝向这种舒适的迷恋和渴望还是不够的 。我们必须切断生的源头。重生源自渴望,我们必须通过修持切断重生的延续。因此,佛祖苦修了6年。最后,他结合静修和特别的顿悟,获得了力量,克服了邪魔外道所带来的障碍。他消除了令人困扰的情绪的根源,由于克服了它们,他也克服了生死。这样一来,他克服了全部四种邪恶力量或障碍。作为佛祖的信徒,我们也必须尝试看到轮回生存的诱人的吸引力之缺点。这样一来,由于不再迷恋它们,我们能够集中精神用在无私的了解现象的本质。
现在,如果你怀疑如何修持这种要取得自由的决心,如何推动要舍弃轮回生存的思想,下一首诗这样说:
“考虑到自由和幸福是多么难以寻找,
而在生命中没有时间可以浪费,
堵住这一世迷人外表的诱惑。
不断思考行动肯定会带来的效果,
以及轮回生存的痛苦,
堵住未来各世迷人的外表。”
这首诗解释如何先抑制对本世的依恋,然后是抑制对未来各世的依恋。为了切断对本世的欢愉之依恋,重要的是想到这个人世的珍贵,它是如何难以寻找以及它所提供的许多特质。如果我们清楚的想到这些点,我们将能发掘人生的意义。人的生命是珍贵的,因为有了人类的生命,我们拥有地位、素质和智慧,这是所有其他动物,甚至除了人类之外所有其他众生都没有拥有。我们拥有力量可以实现很大的利益,也可以带来很大的破坏。如果我们只是虚度光阴,用可笑和毫无意义的活动浪费了这种珍贵的潜能,那是很大的损失。
因此,重要的是,我们承认我们拥有其他有情众生未拥有的能力、素质和最高智慧。如果我们能够鑑别这些东西,我们能够欣赏它们和利用它们。人类的脑和人类的智慧是了不起的。它能够事先策划,并具有深广的思想,这是其他有情众生所没有的。由于我们具有威力这么大的头脑或智慧,重要的是,我们承认这种认识的力量和特质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必须将之导向正确的方向,以便它能够对世界以及对所有有情众生内部的和平与和谐作出重大贡献。
我们拿核子能作为例子,核子粒子内部有很强大的威力,如果错误的使用那种威力,它可能造成很大的破坏。今天,我们拥有核子飞弹和其他核子武器,单单名字就令我们害怕,因为它们的破坏力是那么大。它们能够在一瞬间造成很大的破坏。另一方面,如果我们拿核子力量用作建设性用途,它能对人类以及有情众生作出很大的服务。同理,由于人类拥有这种能力与力量,非常重要的是,他们应该用在对所有有情众生有益的用途上。善于利用人类的的足智多谋,将会带来很大的 利益和快乐,但如果滥用,会带来很大的痛苦与破坏。
正于从这种敏锐的智慧观点看问题,我们应该思考我们珍贵的人生的意义。不过,同样重要的是,必须了解到,自由和幸福的人生不但有意义和难以寻找,也是短暂的。
此诗的接下来两行说,如果我们不断想起各种原因,我们的行为,以及轮回生存的痛苦之间一贯的联繫,我们将能切断对下一世的依恋。目前我们从事各种水平的活动,以获取衣服、食物和好名声。此外,我们在后半生的经验,有赖于我们前半生所表现的行为。这实际上是行为和结果的意义。虽然这不是最细微的解释,当我们谈到行为和结果时,行为包括我们为了获得任何种类的快乐或愉快所做的任何事情。效果是我们因此而取得的结果。
因此,在我们前半生,我们从事某些活动,我们认为这些活动将会导致未来的某种快乐或成功 。同样,我们在这一世从事某些行为 ,以使在我们的下一世能够取得善果。换言之,我们在后半生的经验,有赖于我们在前半生所表现的行为;而我们在未来几世的经验,不论是愉快或是不愉快的 ,有赖于我们在前几世的行为。
这些行为是通过用身体去做、用口去讲或脑中去想表达出来,因此被称为身口意三业。从它们所产生的结果的观点来看,它们可以被分为有益的、无益的或中立的行为。有益的行为带来愉快的效果,无益的行为带来不愉快的效果,中立的行为带来平和的效果。此外,有些行为肯定会带来效果,一些行为不会带来效果。例如,要使一项行为落实,首先要有动机,其次要有意图,接著是真正执行,最后带来结论。
现在,当意图、行动和结果都非常强烈时,这项行为肯定会带来结果,不论是好的结果或是坏的结果。反之,如果意图非常强烈,但没有付诸实行 ,或是在最后时你不是想到你已经完成了任务,而是对你所做的事感到后悔,则那项行为那个时候不会产生效果。如果这三个方面:意图、运用及结论不存在,有关行为被归为不确定。从结果的基本经验的观点来看问题,有些行为在这一世就产生效果,有些行为下一世产生效果,有一些行为的效果要在很多世之后才经历到。
有两个层次的行为可以被分类为计划的行为和完成的行为。计划的行为,是指会造成我们在某一世出生为人类、动物或其他众生的行为。完成的行为,是指不论你出生为甚么,会决定你的生活的素质的行为。例如 ,即使你降生为人,也可能一生贫穷。
你可能一出世感觉器官就受损,或是四肢残废。另一方面,你可能面貌姣好、容光焕发,或是你有自然力量。即使你出生为动物,如果是宠物狗,也有安乐窝。你一出生就具有的良好品质或缺陷,是你出生为甚么之后附加的,是完成行为的结果。因此,行为可以根据其功能被列为计划行为或完成行为。有可能,尽管计划行为是有益的 ,完成行为却是不道德的;或是完成行为是无益的,尽管计划行为是道德的。
当一种行为是正面的(例如,信仰佛教)或是负面的(例如,迷恋),如果根据其本身的条件是纯的,可以被视为完全洁白和道德的,或是被视为完全黑和无益的。如果某一种行为的准备、运用及结论全都是道德的 ,则那项行为可以被视为道德行为。但如果结果是来自不纯洁的结论,换言之,如果它是正面的素质和负面的素质的混合,则它可以被称为混合行为。
这是我或某个人累积一项行为和经历其结果。虽然这些不同水平的行为是某个有情众生思想的产物,它们不是由造物主生产出来的。有某个人创造这项行为,因为当我们谈到行为时,那个词本身明显的指出,有一个人或某个代理人做出那项行为,但那不是外来的代理人。
一项行为如何产生一项效果?例如,当我打响指头,我立刻停止──行动完成,留下结果。如果你问我,结果是甚么,那只是行动的瓦解,而行动的瓦解是持续不断的进行。因此,当我们谈到某一个特定行动的结果,那只是那一个特定行动的瓦解,或是瓦解的一部份,或是行动的停止。要澄清的点是,它是那项行动瓦解后留下来的某种效力,它带来许多其他有条件的现象。
如果你好奇的问,那项特定行动瓦解或终止之后,留下来的效力的痕跡在那里,答案是,那是在紧接在行动结束的那一刻所存在的意识连续体。有时候,意识警觉和清醒 ,有时候意识潜伏著,例如当我们熟睡或昏倒时。因此,意识不是用来储存这样一种效力的完全可靠的地方。有时它非常细致,有时非常粗糙,因此意识只是提供此类痕跡的暂时基础。
不过,如果我们要寻找最终的解释,那只是我或那个人拥有一项特定行动的效力。这项解释是根据最高学派中观学派的最终解释。我使用 “我”这个字,用来解释我或某个人只是名义上存在,不是固有存在。它只是命名的存在,不是自行存在。它不是你可以用你的手指指的某种东西。这个字只是显示出,一个“我”只是被指定的名字和思想,用来否定一个自我支持或独立的我。否定固有存在或自我支持的我,并不意味著我完全不存在。我在名义上存在。这个我或某个人成为一项行动留下来的痕跡或效力的基础,一般而言,这个我是肉体和精神的聚合体。
当我们谈到一个人的肉体和意识,意识是“我”命名的基础,基本上是意识成为命名“我”的基础。意识有很多层次,一些粗糙,一些细致。人类的肉体也可以被分成许多部份,诸如眼睛 、耳朵等等。这些肉体部份 ,再次成为意识命名的基础。
例如,眼睛意识被指派是看,耳朵意识被指派是听,等等。但如果你尝试寻找意识所指派的最细致的基础,看来神经和脑的路径是脑部意识指派的基础。然后有关于意识力的基础之谈论,而这些被认为非常细致。不清楚这些感觉官能的基础是否在脑部或任何其他地方找到。它将是可供研究的一个有趣对象。
让我们举一个例子,为了促进眼睛意识 ,许多条件或因素是需要的。支配性因素是眼睛的感觉力没有缺陷。其焦点内部有一个特定的形式,成为客观条件。不过,尽管有了这些条件,眼睛意识还不肯定会产生。这显示出,除了外部的客观条件和内部的关于感觉力的支配性力量之外,还必须有第三个条件,那就是立即的在先的条件,是一种意识。
作为讲解这一点的例子,偶而有这类事例,即人长期患病之后,身体很弱,以致他们心跳和所有身体功能停止。人进入这样的深度昏迷,不能感觉到其身体的活动或功能,医生会宣佈他们临床死亡。
不过,有时在经过几分鐘甚至几个小时之后,尽管病人显然缺乏身体的活动,他开始再次呼吸、开始心跳、身体功能恢复。尽管之前一切功能停止,这种恢复显示,紧接在那之前,不可避免的出现了脑部活动的情况。当紧接在那之前的条件,一种意识──存在,那个人会恢复生命。相同的,在感官意识的事例中,单是支配性条件和客观条件存在,不足以产生特定的意识。
根据佛教的观点,当我们谈到某个人,他被指定他的身体的各个部份的意识的各种水平时,则我们是指一人的意识中较粗糙的部份。这些意识被称为人类的意识,因为它们依赖人体的某个特定部份 。因此,当一个人死亡之后,所有依赖人体的较粗糙部份的意识似乎也消失了,然而,令人感到兴趣和值得注意的是,所出现意识实体,不单单是由于人体的存在而产生的。它们是依赖除了身体之外的其他条件 ,以清晰和有感应力的实体出现,诸如眼睛意识 、耳朵意识等等。
这是基本原因,促成这些作为清晰和有感应力之实体的意识 ,而根据各种条件,也遇到认知型、健全型和其他形式的意识的情况会发生。这显示出,有一种独立于比较粗糙的肉体之外的意识,但当它遇到比较粗糙的条件时,以比较粗糙的意识的形式出现。
意识具有细致得多的性质,如果你研究那种比较细致的性质,则产生那种意识的真正的、主要的因素,只能是在那之前的另一种意识连续体,而不论有没有肉身。因此,明显的有某种固有的自然思想,那是完全纯洁和清楚的。当这种纯洁状态的头脑与不同水平的肉身接触,意识也会或多或少以比较粗糙的形式出现,视它认定的个别肉身而定。但如果你研究头脑的真正性质,它是独立于肉身的较粗糙的水平而存在。
此种纯洁、自然性质的头脑,独立存在于肉身之外,它被称为原生的光明或原生的意识,它是一种一直存在的意识 。与之相比,粗糙的意识是偶发的,因为它们时有时无 。这种原生的固有的光明意识,这种处于纯洁情况的头脑,被称为有情众生,而这是把有情众生与其他生物和其他现象区分开来的主要标准。
无疑的,一个人或是我是肉体和意识的总集合体,但是是原始的固有明光,是标示一个人的独有基础,而不是他的肉体。但由于他们缺乏这种固有的縝密意识,他们不被称为人。不管你的外表和体型 ,任何人只要拥有持续性的意识 ,以及具有感觉、看法等等,就被称为人。因此,不同的经文解释说,我(那个人归属于意识的持续性。
虽然个别的意识由于不同的情况而有所不同,比较粗糙水平的意识依赖各种不同的肉体,最慎密水平的意识 ,明彻和觉悟的实体,也就是原始的固有明光意识,从属于肉体。意识的性质是没有开始。如果你尝试追查意识的源头,你可以不断的回溯,但你不可能在一个点说,这就是意识的开始 。因此,这是一种自然规律 ,意识不知从何时就存在了。
这里也有更加现实的解释,因为如果你接受意识的开始,你必须确定有一个意识的创造者,或是你必须说,意识无缘无故的产生。这是反常的,是出于关心意识被解释为没有开始。如果你问,为甚么没有开始,我们只能说,这是自然法则。这只是他们的自然现象。如果我们仔细观察,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事情,其持续性可以追溯到没有开始的时代。但如果你问它们真正和终极的来源,你会发现没有答案。这只是由于它们的性质。如果你问,为甚么物质形态以实体形态出现,那只是由于它们的性质。如果我们说,这些是在没有原因或从不关联的原因产生,为甚么它现在不会没有原因的发生,而以前它们能够没有原因的产生?
因此,根据佛教的观点,意识是否有开始,答案是,意识的统一体是没有开始的,源头和我(是那个人是没有开始的,诞生是没有开始的。如果你问,这些事情是否有结束,答案同样是否定的,如果你所想的只是意识的统一体,或只是一个人的统一体的话。但是,一个人的头脑的不纯洁是会结束的,因为通常当我们谈到诞生时,是指通过受污染的行动和错觉生产出来的东西。
因此,由于诞生是没有开始的,较后的痛苦和快乐的经验和较早时的行动有关。一个人在不同世所累积的不同种类的斯骗行为或高尚行为和不同世的果有关。例如 ,如果你在这一世做了一些高尚的行为或是负面的行为,则你会在较后经历其果。
同样的,如果你在上一世做了一些高尚的行为或是一些有害的行为 ,你将会在上一世或这一世经历其果。如果你没有累积这种行为,则你绝对不会经历其果。另一方面,如果你累积了某种行为 ,则一般来说,你绝对逃避不了其果:迟早都会带来结果。同样的 ,如果一个人累积了正面的行为 ,结果也肯定是正面的。这类行为被称为肯定的行为,但有一些行为其结果不是非常肯定,因为适当的条件或情势不存在。
尤有进者,一些行为看似小事 ,但其结果迅速倍增,视情况和局势而定。因此,有很多种的行为:肯定的行为 、不肯定的行为、其结果会迅速倍增的行为,以及事实是如果没有做某种行为就不会遭遇其果和一旦做了某种行为那种行为不会消失。
一般来说,我们的所有日常行为,源自某种愿望或欲望。例如 ,如果你打算去某个地方,你真的动程前往;如果你打算吃某种东西,你就去找那种东西来吃。愿望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负面的,另一类是逻辑的和创造性的。例如,希望摆脱轮回从而做合理的事,因此是健全和合乎逻辑的愿望。另一方面,迷恋某个目标,以使你打算获得某种东西,是一种不纯的愿望,通常是源自错误的观念,认为现象是独立存在和是固有的。我们所做的工作,大都是在轮回的范畴内,我们由此产生的愿望,是这种不合逻辑的推论的结果。
使我们的思想熟悉积极的品质,致力实现目标如解脱是合乎逻辑的愿望。然而,也有可能出现特定的例子,个人要实现解脱得到真正存在的概念的协助。不过,每一种世间完美的愿望,是建立在认为真正存在的无知之上。在这方面,最好是把愿望分为两类,一类是正确的推理的结果,另一类是不正确的推理的结果。
根据真正存在的概念所产生的愿望的结果,属于轮回范畴。然而,另外有一种根据健全的推理的愿望,不属于轮回范畴,而是渴望实现最高成就,具有佛、教义、精神社区和湼槃的素质,摆脱受苦。有一种要实现的愿望。
如果我们不如上所述把愿望分成两类,我们可能认为,渴望获得解脱是不恰当的,渴望进行宗教修持是不恰当的,甚至渴望获得快乐也是不恰当的。无疑的,渴望获得你本身的快乐有不同层次,但很清楚的是,只要我们迷恋于和具有自我存在的观念, 那些具有轮回特质的行为将继续被创造出来。
一般而言,一旦一种行为受到累积,其结果将会经历。因此,尽管我们现在可能享受轮回的欢乐,而巨大的痛苦没有出现,由于我们尚未摆脱行为的桎梏和陷阱,我们并不安全,持久快乐也没有保障。
这就是前景。这特定的经文说,
“如果你一再思考绝对可靠的行动与结果规律
以及在轮回中受苦
你就会停止依恋下一世。”
了解到行动与结果的绝对可靠的规律,你就能够看到,除非你完全净化你的行为,你在轮回中不论是那一类的明显享受和欢乐都是不可靠的。了解了这一点,你将不会对轮回中的欢乐感到混乱,而是会抑制你对下一世的依恋。
作为处在轮回中的人类,我们通常遇到四种痛苦:生、老、病、死。从一出世,我们就面对痛苦;我们的生命是从痛苦开始。与此同时,老化的过程开始,而我们开始遭遇各种病痛。即使我们身体健康,也会遇到各种干扰与混乱。最后,随著死亡的到来,我们生命篇章结束。
当我们谈到处在轮回中的某个人,我们是指在受污染的行为和错觉支配下,不能控制自己的有情众生。由于我们被受污染的行为和错觉制伏,我们一直在轮回中诞生,因此被称为轮回的生存。在受污染的行动和错觉这两者之间,主要是错觉造成我们陷入轮回。当我们摆脱了错觉,就能实现解脱。
错觉是这样的思想状态:当它们在我们的思想连续体内出现,会使我们受干扰、混乱和不高兴。因此,那种思想状态为错觉或是磨人的情绪。当它们在我们身体内兴起时,是令我们不高兴的负面素质。是这些内部的干扰而不是外部的条件令我们受苦。
只要这些坏东西在我们体内,我们就不可能高兴 。因此,如果我们真正要使自己转变,实现最大的快乐,我们必须鑑定这些产生错觉的思想状态 ,并消除它们。除了改变我们的思想,没有任何其他途径可以实现证悟处于最大的快乐的状态。通常一般水平的思想,我们会有错觉,以为像依恋或愤怒是使生活变得有意义和多姿多彩的素质。我们会认为,如果没有依恋和愤怒 ,我们的整个社会或社区会黯然失色和毫无生气。但如果你想过和衡量诸如依恋和愤怒等错觉的优点和缺点,你将会发现 ,在短期内,它们给你带来一些宽慰和使你的生活多姿多彩。但如果你仔细研究,你将会发现,如果我们少了这些错觉,即使生活没有那么多姿多彩 ,我们会发展出更多的内部平静、内部力量和持久的快乐。结果我们的思想快乐,身体健康改善 ,我们能够成功的从事道德高尚的活动。
当然,你可能觉得,现在你的生活黯然失色,没有吸引力、没有意义。但如果你仔细思考,研究你本身和其他有情众生的长期利益 ,你将会发现到,你越是能够控制你的错觉,你的思想会越平静,身体更健康。为了追求身体健康,许多人进行各种瑜伽运动。这对他们无疑是很好,但如果他们也做一些思想瑜伽会更好。简言之,只要你的思想受到干扰和不健全,你就会继续遭遇问题和痛苦。只要你的思想受到控制,有纪律和没有犯这些错误,你越是能够获得内部力量、平静、和平与稳定,这样一来,你将会更有创意 。从我们本身的经验,我们的思想越是受到错误的干扰 ,我们会受越多苦;我们可以推论说,当我们的思想完全清彻时,我们所经历的快乐将会稳定。
到此为止我们谈到轮回的缺点,受苦与错觉。一方面,我们必须想到轮回的缺点和痛苦,因而对它们产生反感;另一方面,我们必须确定有可能达到湼槃,结束痛苦和完全消除错觉。如果你问,是否真正有一种方法使到我们可以实现解决 ,或者是有一种方法使到我们能够完全消除痛苦和错觉?值得去问湼槃或解脱是否真正存在。
解脱或结束,是用矫正方法完全消除污损之后的思想状态。当你想到轮回之苦和感到厌倦 ,你展望用湼槃、解脱作为替代。让我们假设你有受污损和错觉的思想当这种特定意识的连续体之污损在上一刻受到完全消除,那个净化了的意思的性质是解脱、湼槃或真正终止。换言之,教义说,我们目前正在经历的轮回不是永恆的 ,因为它是有原因、有条件才产生的,它们是可以加以抵消的。
如果你问,甚么是轮回的原因:是无知,是认为真正存在的观念。而要如何纠正这种无知呢?这是了解空性的智慧,或者说是了解现象的真正本质的智慧 。现在有两个品质,无知是轮回的成因,而了解空性的智慧刚好是用来矫正无知,它们不能在一个人的统一体并存,因为它们是互相排斥的。虽然它们观察同一个目标,它们的理解方式彼此是完全相反的。因此,它们不能以相同的力量并存于一个人的统一体内,如果一方加强,另一方就削弱。
如果你仔细观察这两种素质,你会发现,无知没有得到有效的支持或基础,了解空性的智慧则有 。任何素质如果有有效的基础可以加强和有无限的发展。另一方面,由于真正存在的概念缺乏有效基础,当它遇到了解空性的智慧,一种根据正确理念的有效思想时,它将受到削弱,最终受到完全消除。因此,了解现象的本质之智慧,将会把无知连根拔起,它是轮回的来源。
如果我们研究,当我们的思想平静和清楚时,在我们体内的依恋和愤怒如何产生,我们如何渴望得到那个目标,它如何向我们显示,我们如何对它产生具有真正存在的概念,我们就能够看到,这类错觉是如何在我们体内产生。虽然我们可能不会获得直接了解,我们能够作出一些正确的假设。
依恋和愤怒如何得到真正存在的概念支持?例如,当你很生气某个人,注意到在那个时候你看到那个人完全不顺眼,完全讨厌,因为他有这种或那种性质。后来有朋友告诉你,那个人并不完全令人讨厌,因为他有这种和那种性质。听到这些话,你改变想法,不再看到那个人就生气,不再完全讨厌,也不会觉得不愉快。
这明显的显示出,从你产生依恋、愤怒等等开始,你的思想倾向是看到那个特定的人或特定的东西,不仅是愉快或不愉快,而是完全不愉快或完全愉快。如果你看到某个人觉得愉快,你看到他或她完全有吸引力,一百巴仙有吸引力;如果你对他生气,你就觉得那个人完全没有吸引力。换言之,你看到他们的素质是现存固有的,或是独立存在的。因此,这种理解现象的模式,是把它当作现成固有的,或是真正提供坚固的基础,让错觉诸如依恋和愤怒兴起。
从这些解释,你可以假定,这种素质,解脱或湼槃的确有存在。它是一种现象。它不但的确存在,而且你在你的思想统一体中也可以得到。如果你训练你本身同时实践两件事:你想到轮回的缺点和痛苦,以及能够摆脱这些痛苦和可能实现解脱的优点,则你就能够下定决心,完全摆脱轮回。
你的善款将悉数作为我们在世界各地弘扬多杰雄登的经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