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杰雄登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5484|回复: 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慈心禅:学习在适当的时候让别人知道你有眼镜蛇的一 [复制链接]

Rank: 6Rank: 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8-5 22:27:12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有不少同修在日常生活中,会遇到一些心存歪念,想利用我们的人,若我们常修习友善的心去原谅别人,很容易便会被别人所利用,那应该怎样办呢?


  又曾有不少同修问及,若我们常修习友善地、耐性地、无加号无减号地回应与处理事情,有些人却会以为我们是容易被欺负的,那我们应该怎样办呢?

眼镜蛇的故事

  葛荣导师(Godwin Samararatne)常简单而直接地指出,修习慈悲、友善、耐性、无加号无减号地回应,并不表示让别人任意利用,欺负与剥削我们。

  葛荣导师还多次提及一个眼镜蛇的故事来说明。话说从前森林内有一条修习慈心禅的眼镜蛇。有一天它在祝愿一切众生平安,祝愿一切众生快乐,祝愿一切众生远离苦厄,祝愿一切众生安详。当

时刚有一执拾柴枝的老妇人经过,误以为这条眼镜蛇是一条绳,便用了它来捆起一大堆柴枝。因为这条眼镜蛇认为它在修慈心,所以就任由她当为绳子把柴枝捆起背着回家。回家后,这妇人把这堆柴枝松开,这条眼镜蛇便逃回森林内,但当时已遍体伤痕,痛楚不堪。

于是它便向禅修导师投诉:「你看我这些伤痕。你叫我修习慈心禅,但看看我现在如何痛苦。」它的导师详和地回答:「你并没有修习真正的慈心禅,你所修习的是愚昧的慈心禅。你当时应该把你的头部高高仰起并发出嘶嘶(hiss)的声音去显露你是一条眼镜蛇。」


眼镜蛇的一面

  听完这故事,明白到修行人亦需学习在适当的时候要让别人知道连我也有眼镜蛇的一面。

  我们修习慈悲、友善、耐性、无加号无减号地回应事情,心便不会被情绪所充斥,心 便有空间去灵活思考,善用经验和知识来处理事情,对事情有正面的帮助。因此,我们应学习如何有智慧(wisdom)地灵活运用心内的空间,观察个别的情况,视乎个别不同的情况而作出变通、应变,知道哪时候需要露出眼镜蛇的面孔,哪时候无需露出眼镜蛇的面孔,而不是愚昧地任人或事所摆布。

        “学习发出嘶嘶声﹙露出眼镜蛇的面孔﹚,那你便帮了这个人。” - 葛荣居士

来源:http://wap.goodweb.cn/news/news_view.asp?newsid=26862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6Rank: 6

沙发
发表于 2013-8-8 23:30:33 |只看该作者
beyond 发表于 2013-8-6 22:59
我一直在反醒自已,体谅别人,可结果呢?就象一位老兄点拨我:人说退一步海阔天空,那也得是两个人都退一步,如果 ...

许多时候,当对某个人的恶行“隐恶”的后果,会对当事人和受害人带来伤害时,就不该把事情隐藏起来。因为这些恶行不仅伤害他人,还会让当事人累计更多恶业。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6Rank: 6

板凳
发表于 2013-8-8 23:34:44 |只看该作者
beyond 发表于 2013-8-6 23:06
慈心待人并不是要你接受别人的欺负,不是要你任由别人摆布。有时候我们是要坚决表示自己的态度,学习对别人 ...

用坚决的态度对绝对伤害自己和他人的行为说不时必要的。我发现更多时候我们需要坚定,当自己坚定了立场,也没什么可以动摇自己的心。有更多时候,我需要善巧,我发现当自己一味地推辞、拒绝都无法“明志”的话,善巧地转移和避开暂时无法化解的难题的时候,就要学会脑筋还是方法上转个弯。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6Rank: 6

地板
发表于 2013-8-10 12:40:43 |只看该作者
感恩楼主分享这则故事,非常有意义。

以前大脚板真的以为佛学就是修慈悲心,而慈悲心就是善良,不伤害他人,但一直想不透,单向付出得慈悲心如何真的帮助别人?甚至我觉得慈悲助长别人得邪恶。

来到了格鲁派得佛学才知道,佛说得不止慈悲,还有智慧。慈悲与智慧加起来,才能真正帮助自己,帮助别人。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4

5#
发表于 2013-8-10 12:47:10 |只看该作者
人善人欺天不欺,人恶人怕天不怕。  

天指的是因果报应。也就是说,人善良了虽然可能有人会欺负,但是善有善报,最终他会有好报的。人恶了普通的善民会惧怕,但是因果报应总会跟他清算他的恶,恶定会有恶报。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6Rank: 6

6#
发表于 2013-8-10 19:54:40 |只看该作者
“修习友善地、耐性地、无加号无减号地回应与处理事情, 友善的心去原谅别人”, 可以是很难, 也可以是很容易,出发点是你的动机,如果你的动机是纯粹利益众生,“很容易便会被别人所利用”的感觉是不存在.
以我们大部分的人要做到
粹利益众生,少之又少,所以我们为什么要修行,我们要学习佛的智慧,学习用佛的眼睛去看,用佛的心去想,因为佛的智慧可以包容一切。

在我们还没能达到
粹利益众生,不妨看孔子怎么说:
有人問孔子:“以恩德來回報怨恨,怎麼樣?"
孔子反問道:那麼拿什麼來回答恩惠呢? 應該以正直來對待仇怨,以恩德去回報恩德。

如你是受害者,你会以恩德來回報怨恨?对我来说,我的层次是以正直來對待仇怨。

“修习友善地、耐性地、无加号无减号地回应与处理事情”既不是纵容,也不是溺爱,而是要讲究方法与智慧。其中方法之一是学习细心观察察自己和他人,从自己的感受推想到他人的感受,深入细腻地观察后,你就会发现,世界上根本不会有两个完全一样的人,既然是不一样的人,就应该学习尊重他人、了解他人,不要硬把别人当成自己来对待,这样“被别人所利用”的感觉没那么的大。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多杰雄登

GMT+8, 2024-11-25 00:15 , Processed in 0.037090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