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杰雄登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0750|回复: 1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观音菩萨的谦卑——上师依止心 [复制链接]

Rank: 6Rank: 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7-15 23:18:19 |只看该作者 |正序浏览


上师依止心,不是藏传佛教骗人的把戏。很多人说藏传佛教中的上师依止心,是让人走向灭亡和腐败的东西。其实这完全错误!为什么呢?因为……

阿弥陀佛,是观音菩萨的上师。大家仔细看看观音菩萨的头顶,就能看到阿弥陀佛就安坐在观音菩萨的头顶上。
这证明了成了菩萨的观音菩萨,仍然将上师放在头顶上,意味尊重上师,谦卑地把上师放在头顶上。

将上师放在头顶上,也意味着放弃隐私权,彻底地臣服。

我们又做到多少呢?
请加我QQ: 1651152836
欢迎讨论众传承上师及大护法之事。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3Rank: 3

19#
发表于 2014-1-25 14:43:36 |只看该作者
你想要去一個陌生的地方,必須要找到一個嚮導,這樣才能省時省力,快速地到達目的地。修行是生生世世脫離苦海的大事,更需要一個在修行上有修有證的人的引領與指導,否則,自己摸索,道聽途說,盲修瞎練,會讓你失去今生解脫的機會。

所以,對一個真心渴望解脫的人來說,依止一個具德的上師是十分重要的。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3Rank: 3

18#
发表于 2013-4-11 16:57:54 |只看该作者
佛陀教导的八万四千种法门,是针对不同根器的众生而宣说的,内涵是非常深奥微妙广大,一个凡夫想透过大藏经来理解佛陀教法的涵义,相当的困难。通过上师来教导,就方便和快捷了。在密乘中,弟子的一切功德皆是由于上师而生起的。上师在日常生活能够很好的把佛法以最简易的方法解释给我们听。 上师把释迦牟尼所教导的佛法,传承下来。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6Rank: 6

17#
发表于 2013-3-17 22:44:53 |只看该作者
说到上师依止心,要跟大家分享一个小故事,我觉得挺有趣的,特别是它用这个轻松有趣的故事来表达“不要对上师有既定的看法——上师就应该是这样那样的。弟子就应该要这样那样的” 的既定看法把上师所能对弟子/你采用的训练方法给锁死了,页把上师该如何对待你的方式给锁死了,进而局限了上师能帮助你的方式和程度。

《普贤上师言教》里工布奔的小故事也许可以给我们一些启示:在西藏工布地方有一个单纯的人,叫阿奔。一次他去拉萨朝拜觉沃佛。到大昭寺的佛殿时,其他人都走了。他又累又饿,看见供桌上的食品和酥油灯,心想:觉沃仁波切是把这些糌粑团蘸上灯里的酥油吃的,为了让酥油不凝固才点火,好吧,我也照着他的样子吃点儿东西。于是,他把糌粑食子蘸上酥油津津有味地吃起来。吃完后,看着觉沃佛像说:“神馐被狗叼走了您也是笑眯眯的,酥油灯被风吹动您还是笑眯眯的,您真是一位好上师。我的这双鞋托您保管,我转绕您一圈就回来。”说完把鞋脱下来放在觉沃佛像面前,自己转绕去了。

    香灯师回来,看见佛像前的鞋准备扔出去。这时,觉沃佛像开口说话了:“这是工布奔托我保管的,不要扔掉。”

    那个工布奔回来取鞋时,又说:“您真是一位好上师。明年请到我的家乡来吧。我会准备好酒菜等您。”觉沃佛像说:“好的。”

    工布奔回到家里对妻子说:“我已经邀请了觉沃仁波切来做客。不知道他什么时候来,你记着点,常去外面看看。”

    第二年某天,他的妻子去河边提水,在水中清楚地显出觉沃的影像。妻子立刻跑回家告诉丈夫:“那边水里有一个人,是不是你请的客人呀?”他马上跑去看,果然看见水里现出觉沃仁波切。他认为觉沃落水了,奋不顾身跳进河里救人,还真的把觉沃拽了上来,于是他高兴地拉着客人往家去。

    在工布奔简单的心里,觉沃佛像不是“和佛一样”,而就是佛本人;佛也不是几千公里以外生活在古代的一个印度人,而是近在眼前、能跟他说得上话的一位上师;上师不是在天上飞来飞去、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供佛的食子不是摆样子的,上师出门也会遇风雨,过河不小心也会落水需要人搭救。阿奔真心恭敬、喜欢觉沃仁波切,否则像他那样对礼节、应酬完全没有概念的人,不会张罗着请上师来家里做客;而他恭敬、喜欢上师的原因,不是上师有名气、有神通,而是“神馐被狗叼走了您也是笑眯眯的,酥油灯被风吹动您还是笑眯眯的,您真是一位好上师”。阿奔心里没有成见和假设,假设自己是信徒,假设信徒应该如何对上师,假设上师应该如何反应和表现。他不懂这些,只是那么单纯而坦白地来到上师面前,打心眼儿里亲近上师。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6Rank: 6

16#
发表于 2012-7-30 01:34:24 |只看该作者
说到“所知障”,我想以下内容也许大家都不会觉得陌生

在佛教中对所知障的解释一般指:执着于所证之法,而障蔽其真如根本智。

通常影响我们对事物有全面认识的有这样几种“烦恼障”:
见(认为所见一定是真)
疑(受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的疑惑和疑虑)
无明(不通达真理与不能明白理解事相或道理之精神状态)
爱(情感觉受导致各种爱)
恚(指恨、怒、愤)
慢(傲慢)

因为烦恼障的产生,障碍我们如实知道事物本具的真如法性,造成我们对事物有偏见、断见、歧见、妄见等等的产生,因此形成了我们的“所知障”。所以所知障又被称作智障、智碍。


嘿嘿,可见根据佛教的说法,我们都是智障的。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6Rank: 6

15#
发表于 2012-7-30 01:27:14 |只看该作者
有高速大道给你跑的话,只要按照指示牌去拍,你干嘛要去走杂草遍布,还有饿狼出没的小路自讨苦吃呢?


我想我们都深受西方科学思维的影响,凡是都要先求证一番,才做定夺。所以现代人已经很难做到真正的上师依止,佛法许多时候都是靠个人感受的,要考证不是不能,但我们智慧有限,恐怕还未取得任何成果,早就放弃了。

这就是常听说的“所知障”吧!要将所学所熟悉的那一套抛掉,像个干净的空杯子一样接受佛法,听起来似乎不难,然而对那些所谓受过高等教育者来说,却是最不容易做到的。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6Rank: 6

14#
发表于 2012-7-30 00:20:28 |只看该作者
"中国武侠小说中的弟子为了得到师父的真传,吃尽一切苦头,挑水担粪的,不也是一种上师依止吗?为什么这个就广被赞扬呢?"

这句说得好!证明了自古以来,还有古今中外,都不乏依止上师的例子。其实不仅在寻求真理、练武的路上要老师和上师依止;在其他领域比如学艺术的,不管是绘画、小提琴还是烹饪的,即便来到21世纪电脑时代,你举举看,那一门是不需要拜师学艺的?

拜师学艺一点都不老土!为什么?因为如果有人可以把20年的经验传授20天给你,可以在你身旁指点你,给你纠正,不让走冤枉路,为什么不依呢?有高速大道给你跑的话,只要按照指示牌去拍,你干嘛要去走杂草遍布,还有饿狼出没的小路自讨苦吃呢?

有些东西你碰碰钉子让你知道个中滋味也不算坏,但是曾经爬上巅峰,从高处看到一切风景、陷阱的高人给你指点的话,又何必非从零做起不可?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6Rank: 6

13#
发表于 2012-7-30 00:16:40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joowon 于 2012-7-30 00:18 编辑
壮士一去兮 发表于 2012-7-23 01:36
哈哈哈,说到《西游记》,我倒是想起了周星驰主演的那部《仙履奇缘》,想起悟空的前世为了拯救自己所爱的 ...

"中国武侠小说中的弟子为了得到师父的真传,吃尽一切苦头,挑水担粪的,不也是一种上师依止吗?为什么这个就广被赞扬呢?"

这句说得好!证明了自古以来,还有古今中外,都不乏依止上师的例子。其实不仅在寻求真理、练武的路上要老师和上师依止;在其他领域比如学艺术的,不管是绘画、小提琴还是烹饪的,即便来到21世纪电脑时代,你举举看,那一门是不需要拜师学艺的?

拜师学艺一点都不老土!为什么?因为如果有人可以把20年的经验传授20天给你,可以在你身旁指点你,给你纠正,不让走冤枉路,为什么不依呢?有高速大道给你跑的话,只要按照指示牌去拍,你干嘛要去走杂草遍布,还有饿狼出没的小路自讨苦吃呢?

有些东西你碰碰钉子让你知道个中滋味也不算坏,但是曾经爬上巅峰,从高处看到一切风景、陷阱的高人给你指点的话,又何必非从零做起不可?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6Rank: 6

12#
发表于 2012-7-23 05:04:11 |只看该作者
    只要具备这三种中的一种,都是真正的上师,也就是密法中所说的「不可违背的上师」。
     不只在密法,其实在所有的佛法里,上师都很重要。释迦佛时的罗汉们,若是没有佛陀,罗汉们不可能成就,即使是菩萨,没有上师也不可能成就。其次,我们无缘亲自聆听佛陀的教导,只有去学习他留下的佛经教育,可是浩瀚的佛经,我们很难全部翻阅,更谈不上领悟其中的内涵。遇到问题去翻阅佛经,远不及请教上师来的方便和快捷。而且,佛陀教导的八万四千种法门,是针对不同根器的众生而宣说的,内涵是非常深奥微妙广大,一个凡夫想透过大藏经来理解佛陀教法的涵义,那真是相当的困难啊,所以,需要有上师教导我们,引导我们,真正能够让我们在这个时代,对佛陀的教育产生信仰,并透过教义感受到佛陀的加持,再经由修行而有所成就的来源,就是上师了。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6Rank: 6

11#
发表于 2012-7-23 02:41:08 |只看该作者
壮士一去兮 发表于 2012-7-22 18:36
哈哈哈,说到《西游记》,我倒是想起了周星驰主演的那部《仙履奇缘》,想起悟空的前世为了拯救自己所爱的 ...

说得好!任何一个故事中(无论是虚构的,还是真实的故事)的弟子,不都由低做起,师父说一,弟子不敢说儿;尊师重道,不就是中华文化中美丽的一部分吗?若说上师依止是藏传佛教独有的骗人把戏,那也太武断了吧!

而那些师父,总是严肃严苛,近乎绝情地对待弟子,实际上确实爱之深,则之切。这跟藏传佛教的上师,以“愤怒像”和“慈悲像”来教化弟子又有何差异呢?

我想那些抹黑藏传佛教上师的人,一,是不了解实情,不做深思;二,便是认为这种修行的苦难是毫无意义的。因为他们既然可以接受武侠小说里师父的刁难,或是日常生活中拜师学艺时,师父给的百般刁难,却无法接受能够让你证得成就的一点儿小困难……这是不懂珍惜的表现啊!
请加我QQ: 1651152836
欢迎讨论众传承上师及大护法之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多杰雄登

GMT+8, 2024-6-26 15:59 , Processed in 0.036960 second(s), 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