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杰雄登

标题: 什么是“功德”? [打印本页]

作者: 严大舜    时间: 2014-4-21 00:05:43     标题: 什么是“功德”?

什么是“功德”?现在很多学佛的人,以为在佛门里面出点钱、出点力叫做功德?

作者: 小白兔    时间: 2014-4-21 13:29:24

本性不同。功,是一种力量;德,是一种修养,把修养升华成一种力量(即智慧)去帮助别人,称之为功德。福,指幸福美好之意,是把自己的幸福美好寄托于德行而实现的,称之为福德。从本质上讲,功德是利他的,福德是利己的;功德是精神层面的,是摸不到看不见的无为而为的智慧;福德是物质层面的,是摸得到看得见的实惠。
作者: 小白兔    时间: 2014-4-21 13:30:03

发心不同。发心为己,图有所报,得到的只是福德;发心为他,不求图报,其果报是功德。福德是基于自己的行为造作,所完成而得到的一种结果,也可以说,福德是为自己享用的;功德,其行为也是自己造作,但它是对别人的一种帮助。
作者: 小白兔    时间: 2014-4-21 13:33:28

简言之,福德是对己而言;功德是对人而言,造作的对象不同。上圆下空禅师开示:“一切为众生,为善,功德备;一切为自己,为恶,业障现。”
作者: 小虫    时间: 2014-4-25 14:57:43

我们佛教常常讲功德,什么是功德?我们对这个名相的概念有一点模糊,我们知道它是好事、它是善的,修功德就是修善法,但是修功德,它实际的内容是怎么成就?只是做那一个善事就有功德?仔细来看,修功,「功」是你的功课,你是为你自己修的,每一个众生,都要为自己的生命负责,别人没办法替代的;烦恼是自己烦恼,生死是自己生死,别人替代不了,所以我们在做这个生命的功课,这个功课就是学习善法,做这个善法的功课。
作者: 小虫    时间: 2014-4-25 14:58:10

这一世能够听经闻法,获善知识,能修学圣道,但是却没有在这个法上真正用上功夫;「德」,就是我们在心地上的成就,心越来越跟法、实相相应了,这个德不是自然成就的;如果不透过功,这个德不能显现。平常不做功课,善也不修,戒也不持,这个德不可能成就。
作者: 小虫    时间: 2014-4-25 14:58:35

德的成就必须要透过这个功课不断的修、不断的努力,这个德才会显现。一旦这些善行善事成就了之后,心里面还不可以染着,要如理的观照、如理的思惟,一切都是因缘生灭,无须执着,这样子才能破除我们的烦恼。
作者: didadi    时间: 2014-4-25 23:00:01

受人一粒芝麻千年记,身为修行人一定要感恩啊。
作者: Sandra    时间: 2014-4-25 23:13:50

功德和佈施好像蠻有缘份的。多多佈施自然能累计功德、,还有时时刻刻的付出而完全没有想过得到任何回報,这更是功德無量。久而久之佈施这种的付出变成我们的习惯,这会累计很大的功德, 修行更是上一層樓.
作者: 蕃蕃    时间: 2014-4-25 23:29:03

如今的社会里,能够从口袋拿钱出来做善事种福田聚公德的人越来越少。他们不相信功德的力量,因为功德看不到,业摸不到,更不知如何去算到底自己做够了吗?有时候我们做了一些好事,大家都会说功德无量,为什么无量呢?当你把自己的最后一分钱供给了上师好比一位富翁送一间房子给上师来的大。
作者: trinity    时间: 2014-4-26 01:26:48

「功德」,功,就是外边所立的,叫功;德,是内边所积蓄的,这是德。立功,譬如你建造庙宇,修补桥梁、道路,为所有的人来谋幸福,令所有的人都得到利益了,这叫立功。足乎己无待于外之谓德,德就是自己没有亏心的事情,你做事情做得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外不欺人,内不欺己。你所行所做,在外边立功,而内里头积聚着,就有德行,所以这叫功德。立功、立德,这个德行的事情是里边的,功是外边的。

   这个德行,所谓「善欲人见,不是真善」,你做的善事,不一定要教人人都知道,也不需要各处去卖广告,说:「我又做了什么什么好事了。」或者「我又受了五戒了,受了八戒了,受了多少戒了,我是一个受菩萨戒的人!」这不需要表露自己的身分,不需要自夸。德行是没有人知道的,那都是德行;你教人知道了,那就差一点了,所以说:「善欲人见,不是真善;恶恐人知,便是大恶。」你善欲人见,那就不是德行了;恶恐人知,那真是大的罪过了。所以我们学佛的人,不要那么俗头巴脑的,俗里俗气的,还是各处争第一,说:「我又造了什么什么好事了!我又怎么样子啊,布施了什么什么!我又怎么样做护法了!」一有这一种的思想和自夸自满的行为,这都不够护法的资格了。

   所以你们各位啊!学佛法、听经,都是要在这个地方用功夫,不要虚张声势地,弄一些个虚伪的宣传。我注重的是真功实行,不注重那些个虚伪的宣传。我们学佛的人,再那么俗头巴脑的,再那么俗里俗气的,那你说世界还有不俗的人吗?所以这个很要紧的,我们要给世人做一个榜样,真正地令人佩服我们佛教徒的一种品行,一种思想,那才能感化动人呢!这是功德。
作者: 黑色公主    时间: 2014-4-26 14:35:31

对我来说在佛门里面出点钱、出点力叫做善业福德。「功德」,功,就是外边所立的,叫功;德,是内边所积蓄的,这是德。立功,譬如你建造庙宇,修补桥梁、道路,为所有的人来谋幸福,令所有的人都得到利益了,这叫立功。足乎己无待于外之谓德,德就是自己没有亏心的事情,你做事情做得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外不欺人,内不欺己。你所行所做,在外边立功,而内里头积聚着,就有德行,所以这叫功德。立功、立德,这个德行的事情是里边的,功是外边的。
佛在经上常常说,“一念瞋心起,百万障门开”,又常讲“火烧功德林”。“火”是什么?发脾气,心里不高兴。遇到不如意的事情,一不高兴、一发脾气,功德就完了。功德很不容易修积,如果在临命终时发一个脾气,完了。
作者: longtianni2    时间: 2014-4-27 10:44:12

功德是我们带着利他心行动时造下。功德是为了利益他人而产生效果有关的工作或修行。

我们经常同时造下业和功德,但你提供食物于流浪汉,你的动机是为了做好事累积“功德?”同时让他们不挨饿,这是造下业和功德,进行利益自己的行动时是造业—不管是善业、恶业或中立的业, 带着利益他人的动机的行动是造下功德。

功德就像一座永不干枯的天然泉水,它会持续地透过水分循环而持续备足。业就像大锅炉里的水,容量有限。功德犹如天然泉水,我们可以从中取水,不过,只要我们持续进行正面、利他的行动,里面的水就能持续和自然地再生和再补充。业就像大锅炉里的水,无法用同样的方式再生,一旦用了就消殆。

功德是一种正面的能量支援和驱使我们在修行路上精进。并带领我们向最高证悟前进,功德能让我们最终修成佛果.

作者: 寒星    时间: 2014-4-27 21:26:05

福德能获得善报,外在的物质条件优厚,果報在三界,在六道里面享福。福德如储蓄,储蓄用光了,福报也就完了。要以无所住心、清净心、自觉圣智的心来布施,修一切善绝不执着,也不夸大,也不伏法,完全会归到空性,这样叫做真正功德。而修养功德渐成正觉,才是功德效益的最好作为。有了功德就有了智慧,就可以超凡成圣,了生脱死。因此说,功德是永恒的,福德是暂时的。




欢迎光临 多杰雄登 (http://xiongdeng.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