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杰雄登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693|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佛法教导安忍,我们处处忍让,岂不被他人欺侮? [复制链接]

Rank: 6Rank: 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7 21:31:51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佛法教导安忍,但如果我们处处忍让,岂不是更成为他人欺侮的对像?

安忍是佛法中很重要的一环。要达到面对遇上任何人、任何困境都能以安忍心处待,
的确不是一朝一夕能达致的境界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6Rank: 6

沙发
发表于 2013-12-21 19:24:15 |只看该作者
有时候常听人说:某人我不喜欢,某人真讨厌;这时不妨往好处想:某人对小孩子倒很慈爱,某人也有善良的一面。这样,原本你不喜欢的人,换个角度来欣赏他,说不定反而顺眼多了。佛教的教理,主要的就是将贪、嗔、痴三毒去除,转恶为善,化苦为乐,把地狱变成天堂,将怨仇变作亲谊,所以说“参禅何须山水地,灭却心头火自凉”。梦窗国师也有一首偈云:“青山几度变黄山,世事纷飞总不干;眼内有尘三界窄,心头无事一床宽”,我们的眼里如果有尘沙,这世界就会变色、变小,就看不清真相;假如我们心中磊磊落落,清净无事,即使睡在一张床上,都会感觉到法界之宽广无边。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6Rank: 6

板凳
发表于 2013-12-25 15:59:33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创巴仁波切” 所说:
安忍(patience)的梵文是ksanti,通常是指有耐性、对痛苦与艰难能安然承受的意思,但事实上它的意义还不止于此。安忍是看清情境并确知应该加以容忍而发挥出的耐性,因此,安忍有它智慧的一面,与一只驮著重物的牲畜直走到累死为止的情形有所不同,那种忍耐是缺少智慧与清明的,但我们这里所说的,是具有智慧的忍耐,长著透视之眼的能量。

一般来说,当我们谈到安忍时,会想到一位有耐心的人,那同时也与沟通有密切的关系。当一个人能持戒且能创造适当的情境时,安忍才得以发展,如此,他不只是因为那是痛苦的、不愉快的,或要试著熬过去而强行忍受,安忍可藉能量之助而得以轻易地发挥出来。如果没有能量。我们无法发展安忍,因为缺乏忍耐的力量;而这能量来自于创造出适当的情境,又与觉知有关。

觉知(awareness)一词的意义或稍嫌含糊,因为它时常指一个人的自觉或只是了知自己在做什么;在这里,觉知就是确切认清情境之意。它并不特别表示你注意自己的言行,而是你看到情况的整体,如同在空中鸟瞰风景一般,市区的配置等等尽收眼底。因此,安忍与持戒有关,而持戒又关乎觉知。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6Rank: 6

地板
发表于 2013-12-25 16:03:41 |只看该作者
安忍不是凡事都要忍, 而是一个人能你必须开展认识情境的能力。换句话说,一个人必须发展观照全景的觉知——洞察一切的觉知,对于情境能够立时了然。这是个认识情境并张眼面对现况的问题,并不特别是一种神奇经验或有任何神秘可言,而只是对[当下]直接、开放与清楚的知觉而已。如果一个人能够直视当下,亦即他不受过去或对未来的期望所影响,而只看到当下那一刻,那一刻对他而言就全无障碍了。因为只有与过去或与未来的期望有所联想,障碍才会产生,因此,[当下]是完全没有障碍的。然后,他才会发现自身蕴涵无限能量,使他有无穷的力量去行安忍。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6Rank: 6

5#
发表于 2013-12-25 16:12:07 |只看该作者
所以佛陀教我们修持戒定慧,肯定是我们需要的,创巴仁波切说“安忍与持戒有关,而持戒又关乎觉知”, 大家可查看戒定慧如何帮助我们持“安忍“。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3Rank: 3

6#
发表于 2014-1-4 23:28:14 |只看该作者
就是有觉知,才忍让。 不然早就发火了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多杰雄登

GMT+8, 2024-11-22 06:52 , Processed in 0.080636 second(s), 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