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杰雄登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9065|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出家与发心 [复制链接]

Rank: 6Rank: 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10-7 15:49:35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印度有一位尊者,获得了阿罗汉的果位,一天,有一只麻雀从他面前飞过,他宛然一笑。弟子问他原因,他说,在九十一劫前,他想出家修道,那一世,如果他出家,会获得罗汉果,他的父母极度忧愁,为他娶妻生子,将他束缚于家庭中,儿子六岁了,他出家的心极度强烈,他的父母无法堪忍失去儿子,让他六岁的小儿抱住他的腿哭泣哀求,他禁不住小儿幼稚无依的眼泪,那一世,他与从生死轮回解脱之果擦肩而过。在这以后,他在六趣生中经历了无量的痛苦,在过了九十一劫以后,在释迦牟尼出世时,才出家修道,获得了阿罗汉的果位,那只从他面前飞过的麻雀,就是他那个六岁的儿子。

      如果他那一世出家,他那一世的父母亲人也会因他成道而暂时获得人天善趣,很快,也会在他的度化下,出离三界。相反,因为阻扰他出家的恶业,在在六道中浮沉,无有终日。

      我们看到了我们这世的亲人,没有看到我们无量劫以来的亲人,我们能为他们做什么?”

出家的功德很大,发心的功德也很大。
若是发心的工作有人接替,而自己也真实的想出家,是否可以选择为了更多的众生而修行,为了有更大的弘法利生的能力而暂时放弃发心?
相续中的点滴功德与微弱出离心也是上师仁波切的教化结果,而现在不为上师的弘法事业尽自己绵薄之力是否是忘恩负义?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6Rank: 6

沙发
发表于 2012-10-8 01:27:53 |只看该作者
虽说那位尊者在91劫之前就想出家,却因被父母孩子束缚而无法完成心愿,但我们也不能单纯说那是父母孩子的错。这些事情并不是单方面的,个中除了家人,还受着因果业力和那位尊者本人意愿坚定与否的影响。

释迦牟尼佛不是面对更大的阻难吗?他怎么就成功离家并最后成佛了呢?

从这个故事中,我看到的是出家并不是件很容易的事,除了个人意愿,过去所累积的功德和本身坚决的出离心也很重要。有了这个念头,就要更精进修行,累积足够的功德,且还要毅然下定决心,把眼光放远些,不然错过了一世,就是几十劫以后的事,不简单啊!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6Rank: 6

板凳
发表于 2012-10-12 17:46:39 |只看该作者
      如果暂时还发不起这样的大菩提心或者对佛法了解不深的话,那 先不要急着出家,如果想学佛还是先皈依三宝,做一名在家居士,念佛诵经,思维佛法的道理,有空可以去寺院参加参加佛法讲座,做做义工,这样才能体验到出家人的生活,还可以通过修行让自己各方向的生活都变的顺利.如果到时候还是有一颗出家修行的道心还不迟。                                《  真正学佛的人是不分在家和出家的,出家不一定就会修成佛,而在家众修成佛的也很多,只要有修佛的决心,不分出家和在家一样成佛》
吃别人所不能吃的苦 ,忍别人所不能的气 做别人所不能做的事 ,就能享受别人所不能享受的一切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4

地板
发表于 2012-10-13 19:40:42 |只看该作者
佛教的五乘教法

乘就是车子,能运载行人到远近不同的目的地,借以比喻教法。

五戒的教法:: (戒杀、盗、淫、妄、酒的五条戒)能令修持者得生人间,叫做人乘。

十善的教法:  [不犯十恶:(1)杀;(2)盗; (3)淫;(4)妄语;(5)两舌,即挑拨离间;(6)恶口,即粗恶伤人的言语;(7)绮语,即邪淫言语;(8)贪;(9)嗔;(10)邪见,即否认因果的见解。即是十善],能令修持者得生天界,叫做天乘。

四谛的教法:  能令人断除见惑(我见、常见、断见等错误见解)和思惑(对世间事物而起的贪嗔痴等迷情),证得涅槃,叫做声闻乘。 “声”是言教的意思,听闻佛的言教,悟四谛之理而得到解脱的人叫做声闻。

独觉乘的教法:  在没有佛法的时代,有人独自悟到缘起之理而得到解脱,但他不能把自己悟到的真理说出来,这种人叫做独觉,因此十二因缘法叫做独觉乘。

六度的教法:  能令修持者行菩萨道,经过无数世的难行苦行,最后达到佛的果位,叫做菩萨乘。
   

五乘教法与出家有何关系?

人乘、天乘不要求出家;独觉生在没有佛法之世,虽是山林隐逸而没有出家的仪式;乘菩萨包括出家的和在家的人,随住持佛法的因缘和利益众生的因缘可以出家,可以在家,如佛陀时代,文殊师利菩萨和弥勒菩萨都是出家的比丘,维摩诘也是大菩萨,则是在家学佛的居士;声闻乘为了证得现法涅槃,成阿罗汉的目的,要求出家。

声闻乘为什么要求出家?

根据声闻乘教法,在家修行障碍多,心意难以专纯,只能在理论上断除见惑证得初果,至多断除欲界思惑证得三果,不能证得现法涅槃。出家生活自由无累,容易集中精力从事于无我无欲的修养,所以要证得阿罗汉果,非出家人做不到。
  
出家的条件

根据佛教教义和它的制度来说,出家应当是佛教徒中少数人的事。除了万佛朝宗提到的“十三难事”和“十六轻遮”,还包括以下的条件:


1、出家的动机要求真纯,即确是为求解脱,决心舍弃世间贪爱而出家修道。

2、出家后要求对教理及行持都够标准,如果有室家的欲望,应当自动还俗;如果犯杀盗淫妄四根本戒,则应当摈斥在僧伽之外。

3、出家有许多限制,例如:要得父母允许,要年满二十(求比丘戒、比丘尼戒的),不是肢体不全或精神上有缺陷的,不是逃避刑法、债累的,等等。

4、出家受戒要得戒龄满十年的僧侣十人以上介绍、证明和会议通过。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

5#
发表于 2012-10-22 02:23:38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雪莉金刚 于 2012-10-22 02:33 编辑

其实, 重要的是修行。 就算出家了, 但是没有出离心,那也不成吧!而且, 在末法时代,出家生活也并非自由无累,出家后也要忙寺院的事情、 为佛寺筹款等

阿底峡尊者的译师种敦巴请教尊者:「出于贪执今生的行为,果报如何?」阿底峡尊者回答:「果报是堕入地狱、饿鬼、畜生道。」 这和龙树在《宝鬘论》中解说的一样: 「出于贪瞋痴的行为是不善业,从中生出一切受苦的轮回众生;出于无贪瞋痴的行为是善业,由此生出一切安乐的众生。」

「出离心」并非走出家庭,远离尘嚣,不闻世事,要出离的是我们对立分别的心,占有的心,执着的心,爱别离苦之心。我们的真我被贪、嗔、痴、慢、疑给罩上一层浓雾,使我们认不清无常的真相,使我们迷失本性,受制于物质所缘的一切,导致太入戏以致无法自在游走于世界。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6Rank: 6

6#
发表于 2012-10-29 02:12:48 |只看该作者
天啊,这着实恐怖,佛法的戒律真的是很严格,他六岁的孩子,都还不懂事,只是被人利用来留住父亲,不让他离开,就这样的一个动作,他必须经历无数次的轮回之苦,而他在这91世的轮回当中,肯定有造了很多恶业,那可想而知他对佛法的缘分几乎是没了。

我常听说这句话:坏我饭碗者,如同杀父仇人。
但这境况却是:坏人修佛者,可受百世之苦。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6Rank: 6

7#
发表于 2016-3-5 14:46:14 |只看该作者
~出家要真心~
在末法时代很难了生死,我们这个人生就像在演电视剧一样,各人扮演各种不同的角色,其间剧情不离悲欢离合、喜怒哀乐,看戏的人也随着剧情忽喜忽乐、忽忧忽悲的,而这好恶忧乐,也不过是我们自己眼根对着尘境,在分别取舍。我们看娑婆世界也是一样,顺境、逆境、善的、恶的,心境随之起伏,而不幸的是我们的恶习深重,眼根对境,见恶易随、见善难徙,看到恶的,契合自己恶性习气,就心生欢喜,恣心纵意,随顺而去:而听到佛菩萨的作为,像释迦牟尼佛、观音菩萨、地藏菩萨等,却心生为难,认为那只是佛菩萨的境界,自己是凡夫,如何能做得来,而心生退却,对佛菩萨只能空赞叹。结果好的没学到,坏的却越染越深,这就是本身没有誓愿力的缘故,没有真心出家的缘故。
《无量寿经》中的清净、平等、正觉、慈悲,落实到我们生活中就是看破、放下、自在、随缘。善导大师说:“一切从真实心中作”,所以我们出家要发菩提心,还有我们要修四摄六度,以利益一切众生,救度众生,这样我们才能自了生死,也能帮他人了生死,才能达到出家的目的。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多杰雄登

GMT+8, 2024-11-22 01:03 , Processed in 0.039391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