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杰雄登

标题: 在佛法修行路上,肯定会有敌人,您认为是好事或坏事呢? [打印本页]

作者: 一鸣凡人    时间: 2012-6-9 13:34:32     标题: 在佛法修行路上,肯定会有敌人,您认为是好事或坏事呢?

我个人认为,不管敌人多少,重要的是要充实自己的实力 ·吹倒房屋是坏事,重建房屋是 好事,学佛法的人,
人生路上充满着光明 ·遇到困难 ... 来佛门学法修行不是逃避,而是为众生做更大的贡献 ...

达真堪布:把起心动念转向清净美好提到以下,与大家分享:

我们在解脱的路上,成佛的路上,这些批评也好,伤害也好,欺骗也好,
都是鞭策,让我们进步,让我们成长,让我们成功。有智慧、
有修行的话,没有坏事,都是好事;没有坏人,都是好人。



作者: 大脚板    时间: 2012-6-10 00:17:37

烦恼是怎么来的呢?佛说烦恼源自我执,并不是外境使你烦恼,并不是他人使你烦恼。

为什么我们看别人不顺眼,是别人不对吗?这是因为我们自己内心立个无形的标准,认为别人就必须达到这个标准,若不达这个标准,就会看他不顺眼,就会处处与其起冲突,或许表面不作声,但心里却非常烦恼,这就是烦恼的来源。


佛说放下我们内心的执著,则不再烦恼,自得自在。烦恼的根源在于我们的心,放下我们内心的执著,转烦恼为菩提,那么就快乐自在。

蕅益大师说:境缘无好丑,好丑起于心,愚人除境不除心,智者除心不除境,心既除矣,境岂实有?

心中无敌
处处无敌





作者: longtianni2    时间: 2012-6-10 01:50:40

敌人是我们不喜欢的人,它可以是自己,因为我们有时也不喜欢自己。

敌人是修慈悲心最好对象,基本的慈悲是內心多想著周遭的人,關心別人的煩惱、別人的感受和需要,在我们这阶段,有可能对敌人慈悲吗?你有对自己慈悲吗?

不要忘了对每一众生都发慈悲心,包括对你自己。

敌人永远是修慈悲心最好对象。

作者: 天地雄登    时间: 2012-6-10 16:38:12

在佛法修行路上,肯定会有敌人,您认为是好事或坏事呢?


是好事。达真堪布仁波切说的没错
我们在解脱的路上,成佛的路上,这些批评也好,伤害也好,欺骗也好,都是鞭策,
让我们进步,让我们成长,让我们成功。有智慧、有修行的话,
没有坏事,都是好事;没有坏人,都是好人。


修行八颂里头内也提到 - 视害为师:
吾昔饶益助某人,且曾深心寄厚望,
彼虽非理妄加害,愿视彼为善知识。


往往把不好的事物或人物,视之为在修行道路上的一种学习。
作者: 勇敢的小白狗    时间: 2012-6-10 18:01:47

就如佛陀所说,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的心魔,以下有两个动人的故事,与大家分享:-



故事(一)

如果你的敵人怒目衝冠,來勢洶洶,情勢已迫在眉梢,你會如何自處?


一日,佛陀問目連尊者說:「如果你的敵人怒目衝冠,來勢洶洶,情勢已迫在眉梢,你會如何自處?」

尊者回答說:「我有廣大神通,即使是高聳的須彌山都能超越,所以兵來將擋、水來土掩,無需擔憂。如果敵人從東方來,我就往西方去;若是從北方來,我便往南方飛。如此一來,敵人怎奈何得了我?」佛陀告訴尊者:「不論是罪或福,業力因緣是無法逃避的,善惡到頭終有報!縱使擁有神通,依然逃不出因緣果報的軌則。」

當時有一位老人,以修理車輪中的直木為生,人稱「車輻老公」。一天,目連尊者因長久飛行,未曾歇息,最後體力不支掉落山中,正好掉在車輻老公的面前。老公公以為是怪物出現,便舉起車軸擊打目連尊者。尊者不僅懊惱羞愧,而且因疼痛失去意識。

佛陀知道後,哀愍尊者,以佛力加持,令尊者回復意識。尊者百思不解,想不透自己為何會遭此災殃?於是,佛陀慈悲地為尊者解釋箇中因緣:「這位老人是你前世的父親,在一次爭吵中,你起了一個惡念:『如果能夠鞭打這個老骨頭,豈不大快人心!』雖然只是心中憶念,未付諸行動,但仍獲此罪報。所以世人應當謹言慎行,善護意根,不可造作不孝之行,否則罪業難逃。」

典故摘自:《眾經撰雜譬喻.卷一》


省思


即使已證果的目連尊者,仍要承受自己心念所造作的業報,何況是凡夫俗子的我們,更須謹言慎行,老實面對自己的每個起心動念。因果在平時,如何讓自己處於良性的因果循環,便是有智慧的行者要精進努力的。把握當下,深信因果,信滿成佛!




故事(二)

最大的敌人 


印度的琉璃王率领着一百万的大军,浩浩荡荡地唱着胜利的凯歌,准备回国。将士们的盔甲擦得雪亮,闪耀着夺目的光芒;高昂的歌声响彻云霄,铿锵悠扬,充满自信。

军队经过滔滔的大海边。海浪拍打着岩石,留下凹凸的岁月痕迹。峻崎的岩岸上,站着一个庄稼汉子,高举双手对着怒吼的海涛大叫:“我胜利了!我胜利了!我终于打败了宇宙之间最大的敌人。”

好奇的琉璃王上前作揖问道:“仁者!刚才听你兴奋地大喊战胜了敌人,不知道你动用了多少兵马?”

“我不费一兵—卒而降伏万军。”

“咦?这就奇怪了!我刚刚率领一百万的精锐雄兵,经过三个月的浴血奋战,才将顽强的敌国军队歼灭;你究竟动用了什么战术,不费吹灰之力而能战胜敌军?请你将战争的心得教导于我。”

“心外的敌人不是真正的敌人,心内的烦恼才是可怕的魔军。我是用般若智慧,降伏了宇宙间最大的敌人——自性的烦恼魔军。”

“此话怎讲?”琉璃王一脸疑惑地追问。

“大王!我本来是一个种田的农夫,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逍遥又惬意。但是我又非常向往出家人托钵行脚、随缘度化的生活。于是我便向佛陀请求,请佛陀慈悲接受我为弟子,剃度出家。佛陀终于接受我的虔诚恳求让我披上袈裟,成为僧团的一分子。”

“你既然已经成为出家僧侣,为什么又身着世俗的衣服,站在此地狂呼呢?”

“我虽然剃去鬓发,身着福田衣,但是我的心却念念不忘昔日耕种的那一把锄头。因此,我出家前找到一个隐蔽的地方把锄头藏好。每天托钵回来,总要去看看、摸摸那把可爱的锄头。我虽然身在佛门,却又不能忘情耒耜躬耕的快乐,所以我请求佛陀广开法门,让我还俗,回到田野,重新过着越陌度阡的稼穑日子。”

“佛陀答应了吗?”琉璃王焦急地问。

“佛陀为了随顺众生的根性,还是满足了我的心愿。我终于能够再度扛着心爱的锄头,迎接朝阳,脚踏大地,但是我的心依然惴惴不安。荷锄农耕的日子固然逍遥快乐,但是毕竟比不上出家生活的随缘放旷、自在无碍。后来,我下定决心,决定安身立命于寺院僧团,因此我再去请求佛陀接受我为弟子。如此七进七出。”

“你这样出尔反尔,七进七出,不是让佛陀为难吗?”

“惭愧!惭愧!这一切反复无常的行为,都是因为这颗心的贪执愚昧。因此,今天我来到海边,把心爱的锄头丢弃到大海之中,破釜沉舟地拔除了我对世俗的眷恋不舍。现在我终于降伏了宇宙之间最大的敌人,那就是我们心内的贪痴迷妄。”

“你才是真正善战的英雄,我实在比不上你呀!”琉璃王无限赞叹地说。  


世间有许多的东西使我们放不下,我们的身体住在房子里面,而我们的心却住在更多的地方。心有时住在一个人的身上,有时住在别人的一句话、一个脸色上,甚至住在一件东西的上面,比如譬喻中的锄头贤人因为牵挂锄头,而差一点失掉慧命。王阳明说:“捉山中之贼易,捉心中之贼难。”心中的八万四千烦恼魔军,才是我们最大的敌人。如何对治自我的心魔?般若的慧剑,一念的灵明,便能不动干戈而天下平。心非善恶,善恶由心,心之力量,何其大矣!



作者: 勇敢的小白狗    时间: 2012-6-10 18:04:01

故事(三)
百业经:诤 者世尊调和 得证圣果
有一段时间,佛陀住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当时城内有许多人由于某些原因导致意见不合,言语不和而争斗不停。佛陀垂悯这些无明众生,通过神通观知调化他们的缘起已经成熟了。在一天早上,佛陀著衣托钵到城中去化缘,当这些人远远地看到佛陀走过来时,看到佛陀的三十二相,顿时内心都生起了很大的欢喜心,他们纷纷上前迎请:“世尊,善来!世尊,善来!”礼请佛陀入座。佛陀告试众人:“诸位,你们互相之间不应该存在诤斗,你们如果想要诤斗,最应该找这个敌人,你们应该向这个敌人斗争。”他们听后都不解地问:“世尊,我们应该向哪个敌人作斗争?”佛陀请他们都坐下来,然后告诉他们:“你们是因为意见不同,见解不同而产生了斗争,但你们真正的敌人是烦恼,如果你们要斗争的话,其实最应该与烦恼作斗争,而你们互相之间应该要团结而不是争斗。”他们听了佛陀的开示,顿开茅塞,并请佛陀开示如果对治烦恼,佛陀为他们详细地开示了如何对治烦恼的妙法。听完佛陀的开示后,他们纷纷都把嗔火熄灭了,而且以佛法的加持力,他们以智慧去除了各种邪见,获得了预流果位。证果后他们时常充满法喜,并在世尊前恭敬顶礼再三祈求在世尊的教法下出家,受持比丘戒。佛陀慈悲地道:‘善来比丘。’为他们授了比丘戒,出家后他们努力精进修持,灭尽一切烦恼,得证了罗汉果位,远离三界轮回的一切疑惑。在他们的境界中众生平等无分别,诸天人赞叹他们的功德。诸比丘请问佛陀:“世尊,是什么因缘这些人先是由于意见不合而互相诤斗,后来得到佛的调解,都获证究竟果位?请为我们开示演说。”佛陀开示:“不仅是现在,以前我也曾调解过他们之间的矛盾,使他们都获得四禅五通。那是在很早以前了,当时在一个山城里面有一位婆罗门为众婆罗门发放布施,但在布施的过程中,他们之间起了争执和矛盾。附近有一位仙人,他有五百位弟子眷属,他看着他们之间生起矛盾,于是来度化他们平息了他们之间的诤论,调和化解了他们的矛盾,随后又向他们宣说了相应的妙法,使他们灭尽了嗔恨的烦恼。他们对仙人极其恭敬,并于仙人座下出家,精进修持,获得了四禅五通。诸比丘,你们认为怎么样?当时的仙人即如今的我,当时婆罗门即如今这些婆罗门,那时,我也是调和了他们之间的矛盾,使他们得到四禅五通,现在也是我调和他们,使他们证得到圣果。而另一段的因缘是:他们曾在人天导师、如来、正等觉迦叶佛教法下出家,一生出家持戒,诸根调伏,因此今生在我教法下出家,得到究竟解脱。”世尊如是开示演宣说。

作者: 壮士一去兮    时间: 2012-6-10 18:44:37

佛教常说“贪、嗔、痴”三毒当中,最危险的莫过于嗔。虽说嗔心并不是最根本的原因,但就因为有了嗔心,我们才会采取各种报复的行动。所以,嗔心的破坏力是最强大的。

要对治嗔心,就要修忍辱。要修忍辱,最好的对象莫过于敌人。

当年《菩提道次第》始祖阿底峡尊者到西藏时,身边总带了个脾气不好的随从,动不动就找人吵架。人们好奇地问尊者为什么要将这种人留在身边,尊者的回答是“他是我修忍辱的对象”。

寂天菩萨在《入菩萨行论》里也提到,敌人比上师还珍贵。 因为忍辱的无量利益,不能依止上师、三宝而生起,是要依止敌人才行。

可见,在修行路上有敌人,非但不是坏事,反而还能加速你修行的步伐,绝对是美事一桩。
作者: 白狮子    时间: 2012-6-10 20:28:18

其实敌人不单单在修行时出现,它们无时无刻都围绕着我们。我们都说每个人心中都
有佛也有魔,成佛或成魔都取决于我们本身的决定,而最大的敌人的确是自己。

当我们要完全制造一个恶业时,必需要有以下四点:
一) 生欲望
二) 成就欲望
三) 成就欲望后起欢喜心
四) 不后悔

例: 打蚊子
当我们见到蚊子时就会起杀它心(一),我们很自然的把手举起把它杀死(二),杀死
它后我们也很自然的说“爽”(三),当然我们把蚊子杀死后怎么会后悔呢(四)? 这
样我们就完整的制造了一个恶业,而要消除一个完整的恶业是非常困难的,当然果
报也非常重。

当我们要完全制造一个善业时,则必需要有以下四点:
一) 无我的发心
二) 成就所发之愿
三) 不祈求回报
四) 不自满

相对的我们要得到完整的善业就来的非常不容易,我们必需完完全全为他人付出并
不祈求任何形式的回报。  

如果我们能战胜我们的心魔(敌人),我们将能够成就的更多善业,那对我们今世或
来世都有着无尽的帮助。

作者: Olivia84    时间: 2012-6-10 22:49:59

针对这个,我找到由印度法护大师所著的《命中仇敌之心的利器之轮》。

其中一段为:
菩萨如孔雀一样以毒为食,
化毒为修行之本,日益茁壮于生活之林;
广纳一切境,力破贪执障。

注解:将大菩萨喻为孔雀,是因为菩萨愿意处于最苦恼的环境,并将它转化为利益众生的场所。自今以后,为利益众生,我将善用此屋作为证道的工具。孔雀与菩萨相似之处甚多:如同孔雀的华丽使人赏心悦目,菩萨也令众生崇拜;孔雀以毒草为食,却不被伤害,一如菩萨坚持居住娑婆只为利他。

这里还有个小故事:公元1042年,当阿底峡尊者抵达西藏时,他特地将一位惹人讨厌的印度教师带在身边,以增进他的忍辱行。后来阿底峡尊者将这个修忍辱的对象送回印度。他说:「认识藏人以后,便无须印度人了。」我们也应改效法阿底峡尊者,欣然面对苦恼、妄想,继而将之降伏、断除。

我想,这跟《修心八诵》颇为相似,都是视害为师。将敌人当作修行的宝物。真正的大慈悲,是不畏惧任何伤害的,真正的悲心反而是害怕、不忍众生受苦。当然我们要做到这一点相当不容易,但至少我们有个依据,让我们在修行的路上更加确定该走的方向。


作者: didadi    时间: 2012-6-12 02:05:50     标题: RE: 在佛法修行路上,肯定会有敌人,您认为是好事或坏事呢

      。。。。。在 佛法修行路上,肯定会有敌人,您认为是好事或坏事呢? 。。。。【【。是好事 】】
                                         

                    最大敌人就是自己!自我
   
          所以 自我产生的另一个心境就是嫉妒心,所以诸位如果有人赞叹你,你不用太高兴,因为那是他的自我在运作,
          他在赞叹你的另一边就是他想把你拉下来。已经试图在运作了,所以拍你马屁的人,你要注意,他是在嫉妒你,有机会
          他 会 爬到你头上,【你能体会这样的心境吗?】它会让我们智慧掩蔽了,让我们看不到自己的罩门,让我们产生无边的  
           罪业。因为产生行动就变成业力,放在内心就叫心业,这种心业的种子会妨害你你的成长
。   


作者: 回阳九针    时间: 2012-6-15 19:36:10

我觉得还是要看你对敌人的定义是什么,是异教徒?愁人?还是什么?搞清楚了基本的定义,才知道因何会有这样那样的所谓敌人。知道了原因,就能对症下药。了解根本所在,去化解它。
作者: 佛法无边    时间: 2012-6-16 10:49:53

萧琦 发表于 2012-6-14 18:41
当我们要完全制造一个恶业时,必需要有以下四点:
一) 生欲望
二) 成就欲望

念头应该不会产生恶业,但是却能种下一个因。如果常常有这样的念头,因就会变成了行动,恶业也因此产生。幸运的是,你有警觉性,你在邪念生起时,及时把它控制住而没有行动。常常观想负面行为所带来的后果可以慢慢训练我们的意识,久而久之,我们就不会让负面情绪影响我们了。
作者: Acalanatha    时间: 2012-6-16 12:12:18

哈哈,看来大家的态度都很好!都了解修心八颂的教义而以理性和平和的态度去对待这些 “敌人”。
对我而言,修行上的 “敌人” 就是那些对我们的宗教及修行方式抱有错误观念及反对的人们。站在这些人的立场而言,他们反对我们继续 “错” 下去的发心是没错的。错的是他们那错误的观念及他们没尝试去了解我们的宗教及修行方式。
当面对这些人的反对及质问时,正是对于我们的耐心,知识及智慧最好的考验了! 我们是否有耐心去了解他们为何会持有这般错误的观念? 我们是否有足够的知识去改正他们错误的观念? 及我们是否拥有能运用最有效的方式以改变他们态度的智慧?
我们能够以自己个人的练习来获得知识。但是耐心及智慧就需要这些人们的磨练了!他们是检验我们修行成果最好的 “考官”。往往面对这些人时,我都会先在心里默默地对他们说声 “谢谢你” 然后才以正确的发心与他们进行交流。:)
作者: 心中有佛    时间: 2012-6-17 01:07:42

其实,真正的敌人并不是任何人,也不存于在外,真正的敌人就是我们自己,因为外在的敌人只是杀那,过去了就不再是敌人了,每个人的心境不同,一刻是敌人,另一刻确实朋友。唯独内在的敌人才最可怕,如果我们没有采取正确/适当的行动的话,内在的敌人是可以持续很久,很久。

佛法就是引导我们不断的挑战我们的内在敌人,脱离我们的安全地带,那么我们才能够接由佛法的辅助,亦令自己成长为一个更好的人。

而敌人嘛,可以是好,也可以是坏,这纯碎是我们怎样去看待。就是因为有敌人,就是因为有逆境,我们才能借此机会学佛,因为,在顺境里是修不到佛法的。

作者: 天地雄登    时间: 2012-6-17 14:55:52

正如我所说,所有的因素都来自于我们自己。偶尔,有时候双方都有不同的观点或一些问题的存在,那学佛的我们是不是应该让步呢?还是跟对方斗得你死我活?相反地,在战斗期间,我们间中也在培养我们心中地敌人,让它越变越强。 让一让步,从中策划怎么应付问题的所在或好好地处理内心的不快。
作者: joowon    时间: 2012-6-18 00:35:45

我同意,最大的敌人的确是自己,自我。

修行不修行,都会遇见敌人。在娑婆世界根本没什么好消息/事,好消息/事未必是好的,坏消息/事也未必是坏的。

都说敌人是成就你的人,你看阿底峡阿底峡尊者到西藏的时候,全西藏人对他非常尊敬,没有一个人敢惹他生气,他讲什么都是对的。

他认为这样没法修忍辱,就找了一个脾气坏的侍者带在身边。那位侍者不像其他人,对他惟命是从,还经常忤逆他。有人建议他辞退那位侍者,可是阿底峡尊者却有不同看法:“这位侍者对我恩重如山,因为他会惹我生气,让我修忍辱,要不然没有一个西藏人敢惹我生气,我永远没有修忍辱的机会。”
作者: longtianni2    时间: 2012-7-3 22:38:06

与大家分享  达真堪布:违缘障碍是成佛的助缘

我们经常这样说:不经历风雨,不能见彩虹。在修行的过程中,尤其是在末法时期,修持正法不可能没有障碍,不可能没有违缘。这个时候应当更加坚定、精进地学修,不能怯懦。即使障碍再大、困难再多也不能舍弃修行,不能舍弃众生。要发这样的心:让所有的痛苦全部由自己来承担!

若是能将一切都能转为道用,那就不是违缘、不是障碍了,都是修行的助缘了。若是实在不能转为道用也没关系,一定要祈祷三宝,然后坚定自己的决心。你能够把握,能够坚持,就是胜利,一切都会很快过去。
没有魔不成佛,因为魔和佛是相对的,有佛才有魔,有魔才有佛。通过魔力才会启发佛力,通过魔才能认识佛。我们消掉这些魔障、业障,最后才能成佛。


业障并不是什么不好的东西,而是我们成佛的一个台阶,一种助缘。你能认识到的时候,烦恼就是智慧;没有认识到的时候,烦恼就是烦恼。你能认识到的时候,魔就是佛;没有认识到的时候,魔就是魔。


轮回和涅槃也是一样的,你认识了诸法的本性,这个时候就是涅槃;若是没有认识到,这个时候就是轮回。轮回和涅槃,佛和凡夫,都是一转念的事。一转念就是佛,没有转过念就是凡夫;一转念就是净土,没有转过念就是娑婆世界,就是尘土。


这些违缘、障碍,并不是坏事,都是好事,都能够转为道用。什么是道?事事成为成佛的助缘叫道。不怕违缘,不怕障碍,一切转为道用,这样的话,烦恼也就转为菩提了。这样我们可以快速地断证圆满,成就佛果

作者: 赤壁怀古    时间: 2012-7-4 00:31:24

俗话说心中有粪,见人是粪吧?

看过了修心八颂,觉得我们应该视害为师,真的将敌人看成是让我们成长的老师!说到容易,做起来还真的很难咧。天天都会听到经一事长一智,我们好好的面对这些人,选择逃避也不是办法。我个人觉得也应该不需要天天面对自己的敌人吧,还没真的把他当老师,相信我自己可能已经挂了他几巴掌,自己造更多的业。

作者: Dharmagay    时间: 2013-3-20 22:04:18

人生不能離群獨存,像魯賓遜在孤島上所過的生活,究竟不是每一個人所能忍受的。我們既然得和群眾共處,那麼,應該把怎樣對待人的方法來研究一下。

人是有情感的動物,而情感是相對的,是交感回流的, 是有反射作用的。我們拿誠懇對待別人,別人也會用誠懇來酬答我們,倘使我們用詐術待人,人們也會拿詐術來對待我們的。

所以敬他人就是敬自己,害他人就是害自己。就是地位微賤的人,我們也應該以誠敬的態度待他,不可對他慢忽。

人與人的關係應該是互相輔助,互相敬愛,而不應該互相利用的。互相輔助敬愛,相處可以永久;互相利用的,在利害關係終盡以後,就不能繼續相處了。總之,待人接物,應該根據佛的「自利利他」的宗旨做去。


作者: 心中有佛    时间: 2013-3-21 10:40:52

我们人为什么会使对方为敌人是因为有利益的冲突,利益的存在也是因我们的贪嗔痴而起,所以我们真正的敌人是我们自己,外在的敌人只是一个反映,反映出我们内心丑陋的一面,所以我们才会敌视外在这‘敌人’。

有一个这样的敌人并不是坏事,因为‘他’让我们知道我们的问题在哪里,最重要的是我们如何面对这个敌人和怎么跨越他,这才是真正的修行所在。
作者: 海螺    时间: 2013-7-31 13:26:36

其实修行之前或之后,也肯定有很多敵人这昰正常的,修行后不代表一夜之间就能脱胎换骨,没有敵人,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总是会有分别心,自私心,喜恶心等等悪习,导致我们萌生不必要的烦恼。
但修行后雖然还有这些悪习,至少对这些负面情绪会有所觉察,並尽力控制它,进而消除它。
作者: 海螺    时间: 2013-7-31 13:31:51

修行之前的敵人,让我们避 而远之。
修行之后的敵人,是修行的助缘。

作者: joowon    时间: 2013-8-9 00:25:57

虽说最大的敌人是自己,是自我。

然而,对特别是初学者而言,要学习根除自我、我执、我爱并不容易。我们通常先看到的是敌人,最讨厌的常常是身边的敌人,多过于身体内的自己。

在诵经观想时,我们通常会观想敌人或伤害我们的人在我们的前方,跟我们一起学佛修持,一起消除业障,一起累计功德,有一天一起登彼岸。

曾听过一位同修说:这是“虚伪”的,因为你要为自己的敌人祈祷、祈福。我说,光是想象敌人跟自己一起坐在同一张桌子吃饭喝茶就已经很困难了,更何况时想象敌人前方一起修法一起成佛!

这位同修说,这个方法的目的是学习“无我”的第一步。他说啊:别说「无我」,能平心静气下来无条件为敌人祈愿,就很不简单。这最基本的道理,人我不一定是无止境的对峙,有时可以站在别人的立场想一想......

各位同修不妨尝试观想敌人在前方,观想对敌人的咬牙切齿的厌恨都化为黑烟消失,你会发现,自己开始平静下来——得到平静的是自己,快乐的那个人、得益的那个人也是自己。
作者: joowon    时间: 2013-8-9 17:09:44

有段在网上看到的话跟大家分享:
感激伤害你的人,因为他磨练了你的心志。感激欺骗你的人,因为他增进了你的见识。感激鞭打你的人,因为他消除了你的业障。感激遗弃你的人,因为他教导了你应自立。感激绊倒你的人,因为他强化了你的能力。感激斥责你的人,因为他助长了你的定慧。感激所有使你坚定成就的人。

作者: joowon    时间: 2013-8-9 22:41:08

巴登大师说:

人活着就会有烦恼。修行不是为了去除烦恼本身,而是要修炼面对烦恼的心态和智慧。这是如此简单的道理,可我们往往本末倒置。<心经>云:远离颠倒梦想。


同理,人活着当然会有朋友,有敌人。我们修行的目的不是要让敌人全消失,也不是祈愿自己活在没有敌人只有朋友的环境里。反之,修行了,敌人不会变少,也不会走远。我们要学的反而是如何训练自己面对敌人,有智慧地面对,甚至从这些面对和挑战中获得真智慧和快乐宁静。
作者: didadi    时间: 2013-8-9 23:56:05


  有些人经常抱怨:“我特别特别爱睡觉,怎么办哪?”我是找不到别的药,你就以这六种力来治疗吧。过段时间,早上五点钟起来上课,你们第一天、第二天应该可以,但用不了多久就会:“我今天又睡过头了,闹钟没有叫我,隔壁的人也没有喊我,所以就断了传承,有没有什么办法能制止呢?”别的办法倒是没有,但这里讲的六种力,应该能够帮得上忙。

  佛陀时代有一位比丘,每天吃饱就睡,平日不肯用功,对听闻佛法也没兴趣。每当别人在修行时,他一个人在房中蒙头大睡,怎么叫都叫不醒。 有一天中午他化缘回来,回到僧房倒头大睡,一直睡到第二天。次日佛陀为大众说法,大家都来了,唯独少了那个比丘。 佛陀问为什么他没有来,一个弟子起身回答:“他从昨天中午睡到现在,我们怎么叫都叫不醒。” 佛陀知道他只剩下七天的寿命了,若在昏睡中死去,是得不到善终的,于是带着阿难前往他的僧房。
  推开房门,只听见雷鸣般的鼾声,那位比丘依然蜷在床上,睡得正香。阿难先叫了几声,可是比丘毫无反应,后来佛陀用手指轻轻摇了摇他,熟睡的比丘马上醒来。 佛陀告诉他只剩下七天的寿命了,比丘大吃一惊,不知所措。
  佛陀说:“不仅仅是今世,你好几世前出家做比丘时,也是只知道吃和睡,从来不思维法义。因为没有积累过任何福德,命终后依次投生为米虫、蚌、田螺、树干中的蠹虫,各五万年。相同的是,这四种生命都喜欢睡觉。(我们经常放的螺蛳,可能也是贪睡者的转世。)经历二十万年后,你今生才投胎为人,没想到又像以前一样贪吃贪睡,为什么你总睡不够呢?”比丘羞愧难当,诚心向佛陀表示忏悔。因为他的善根不错,再加上佛陀的殊胜加持,他当即获得了圣果。


作者: 灵隐者    时间: 2013-9-28 12:27:24

真正的烦恼是源自我执,并不是外在使你烦恼,并不是他人的因素而使你烦恼。佛说放下内心的执著,就不再烦恼,自得自在。烦恼的根源在于我们的内心,放下我们内心的执著,转烦恼为菩提,那么就快乐自在。

要学习根除自我、我执,并不容易。我们通常先看到的是敌人,是身边的敌人,多过于身体内的自己。佛说:你要对敌人慈悲,因为敌人是第一个先看到我们的缺点,敌人的反应,敌人对我们的不利,就是要改变我们缺点的开始。佛的看法的角度跟我们不同,佛所看的都是正面。如果有个人一天到晚跟你过意不去,你就想:我有很多缺点要改变,我们要感谢他、帮助我们看事情从正面了好的方面来看待。。就不会有内心的烦恼。


作者: 一鸣凡人    时间: 2013-10-9 10:25:11

与大家分享以下简单故事:

从前,苏伯比亚小镇有两个叫乔治和吉姆的邻居,但他们确实不是什么好邻居。虽然谁也记不清到底是为什么,但就是彼此不睦。他们只知道不喜欢对方,这个原因就足够了。

所以他们时有口角发生。尽管夏天在后院开除草机除草时车轮常常碰在一起,但多数情况下双方连招呼也不打。

后来,夏天晚些时候,乔治和妻子外出两周去度假。开始吉姆和妻子并未注意到他们走了。也是,他们注意干什么?除了口角之外,他们相互间很少说话。

但是一天傍晚吉姆在自家院子除过草后,注意到乔治家的草已很高了。自家草坪刚刚除过看上去特别显眼。

开车过往的人来说,乔治和妻子很显然是不在家,而且已离开很久了。吉姆想这等于公开邀请夜盗入户。

“我又一次看看那高高的草坪,心里真不愿去帮我不喜欢的人。”吉姆说,“不管我多想从脑子里抹去这种想法,但去帮忙的想法却挥之不去。第二天早晨我就把那块长疯了的草坪除好了!“几天之后,乔治和多拉在一个周日的下午回来了。他们回来不久,我就看见乔治在街上走来走去。他在整个街区每所房子前都停留过。

最后他敲了我的门,我开门时,他站在那儿正盯着我,脸上露出奇怪和不解的表情。

过了很久,他才说话,“吉姆,你帮我除草了?”他最后问。这是他很久以来第一次叫我吉姆。“我问了所有的人,他们都没除。杰克说是你干的,是真的吗?是你除的吗?”他的语气几乎是在责备。

“是的,乔治,是我除的。”我说,几乎是挑战性地,因为我等着他为了我除他的草而大发雷霆。

他犹豫了片刻,像是在考虑要说什么。最后他用低得几乎听不见的声音嘟囔说谢谢之后,急转身马上走开了。

乔治和吉姆之间就这样打破了沉默。他们还没发展到在一起打高尔夫球或保龄球,他们的妻子也没有为了互相借点糖或是闲聊而频繁地走动。但他们的关系却在改善。至少除草机开过的时候他们相互间有了笑容,有时甚至说一声“你好”。先前他们后院的战场现在变成了非军事区。谁知道?他们甚或会分享同一杯咖啡。

假如你想化敌为友,就得迈出第一步。否则,不会有任何进展。当你和别人之间发生矛盾的时候,要主动示好,采取寻求和解的行动,这样才能赢得和谐的人际关系,享受幸福的人生。




欢迎光临 多杰雄登 (http://xiongdeng.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X2